(相关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

近日,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办的“引导理性消费、合理借贷,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奇富科技高级副总裁徐庆宏表示,理性消费和合理借贷,不仅是消费者单方面的行为,也是消费信贷经营者和金融科技从业者(以下统称从业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全社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他从底线思维、行为规范和控制、救助机制三个方面来阐述从业者在引导消费者合理借贷中发挥的作用。

从底线思维看,他认为,“金融服务具有特殊性。不同于钱货两清的简单商业行为,金融还涉及资金用途和资金流向的复杂性,是一个高度体现从业者社会责任感的行业。所以,从业者尤其需要确立自己的底线思维。”

徐庆宏表示,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对借款者全盘放行。作为从业者的应担之责是,为客户提供最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承担借款的风险。这是从业者的底线,也是一个公司价值观和ESG理念的集中体现。从业者应当针对不同群体引导合理借贷。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对于已经深陷负债泥潭的借款人,要预判他们的偿还能力,不能盲目向这些客户提供贷款支持。某些时候,拒绝反而保障了客户的利益。

行为规范和控制方面,徐庆宏指出,“从业者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必须确保经营行为不会导致消费者因为误读、误解而陷入非理性消费和不合理借贷的境地。”

具体看,首先,从业者应当确保产品和服务的条款是透明和易于理解的。这将有助于消费者了解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并更好地做财务规划。如果信贷产品或服务存在一些技术性的术语或复杂的概念,那么从业者就应该清晰地解释并提供适当的培训或指导。其次,从业者应该积极提供有关理性消费和不合理借贷的教育和指导。消费者往往会因为缺乏财务知识和技能而做出错误决策,从业者应当通过多维度的消费者教育工作来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再次,从业者应该确保广告和宣传活动是真实和准确的。虚假或误导性的宣传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陷入不合理借贷的境地。

此外,救助机制也十分必要,“借贷不当,在某些情况下会令借款人陷入过度负债的局面。”徐庆宏表示,面对这种情况,借款人固然应当责任自负,但对于那些因为借款人行为不当而陷入困境的被赡养人和被抚养人,他们往往无法自己解决问题。这就需要从业者乃至社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救助机制。

他指出,这个救助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立专门的基金,用于帮扶需要救助的群体;建立专业的团队,负责与需要救助群体联络并核实情况;建立需救助群体的档案,划分需要救助的程度;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如提供食品、医疗、住宿和其他基本生活必需品,对接政府和社会救助资源等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