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0月12日,泰国武里南府44岁男子纳塔武特(音译)因误将分装在饮料瓶中的洁厕剂当作饮料饮用,虽及时送医却在回家5小时后不幸身亡。事件引发家属对医疗处置的质疑,当地公共卫生部门14日回应,解释该情况未进行洗胃的原因。

据报道,纳塔武特事发前因前一晚饮酒,次日仍有宿醉症状。当日上午,他误将家属分装在饮料瓶中的洁厕剂当作饮品喝下。察觉误饮后,纳塔武特很快出现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家属立即携带剩余的洁厕剂样本,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急救。抵达医院后,医生为纳塔武特注射了药物,并开具口服药,随后允许其回家观察。

然而,从上午11点误饮洁厕剂,到下午16点,仅间隔5小时,纳塔武特在家中突发休克,家属紧急呼叫急救人员。尽管急救人员到场后全力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其生命,纳塔武特在家人面前离世。

事件发生后,纳塔武特的家属对医院的诊疗流程提出强烈质疑。家属表示,送医时已明确告知医生患者误饮洁厕剂,并提供了洁厕剂样本,但医院不仅未进行“洗胃”等针对性急救,反而让患者回家观察,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针对家属的质疑,10月14日晚,武里南府公共卫生部官员披切特·佩坤塔德(音译)公开回应称,纳塔武特误饮的洁厕剂含有“除垢成分”,本质属于酸性化学物质。“这类酸性物质进入胃部后,绝对不能通过‘洗胃’的方式处理。”他解释,洗胃时需插入胃管至胃部,这一操作可能导致胃内的酸性洁厕剂反流,进而灼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可能造成食道穿孔。更危险的是,反流的酸性物质若进入肺部,还可能引发严重肺部感染,加剧病情恶化。

此外,披切特医生补充,当时纳塔武特经初步治疗后,呕吐、头晕等症状已明显缓解,医生评估其状态稳定后,才允许其回家观察。并且,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若出现症状加重,应立即返回医院复诊。对于此次悲剧,他表示“深感遗憾”,并强调当地公共卫生部门将为家属提供必要的医疗安抚与后续协助。

目前,泰国武里南府公共卫生部门已下令,要求当地社区健康促进机构紧急彻查当地“洁厕剂分装瓶”的情况,排查是否存在类似安全隐患,防止因容器混淆导致的误饮事件再次发生。

见习记者 马斌

视频 马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