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次,真被一个卖红薯的“拿捏”了。

不是技术碾压,也不是资本围剿,而是一个叫“公子馨”的博主,把小米那套发布会话术原样搬到了沙漠地头,“甜度流失67.77%”“10倍烤制工序”“618天土壤实验”……

字字带数据,句句有情怀,连“免费送”都复刻得惟妙惟肖。


(资料图)

结果?三天涨粉68万,红薯销量翻20倍,网友笑疯:“这哪是卖薯,这是给碳水开发布会!”

小米法务部坐不住了,火速投诉,理由是“侵犯企业权益”。

可平台一查:没侵权。

人家没用小米商标,没提“Redmi”,只是模仿了一种说话腔调,而腔调,又不能注册专利。

于是,雷军栽了,栽在一个他最擅长的领域:营销话术被反向解构,还卖得比他还好。

这事之所以让人拍手称快,不是因为红薯多香,而是因为终于有人戳破了那层“科技玄学”的窗户纸。

这些年,小米发布会早已形成固定剧本:一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动辄“重新定义”“行业颠覆”、配上雷军标志性的憨厚一笑。

消费者看多了,嘴上喊“雷总YYDS”,心里其实早就腻了。可没人敢说,毕竟人家有“地表最强法务部”护体,谁碰删谁号。

结果红薯姐,偏不信邪。她不骂、不黑,反而用极致的模仿,完成了最狠的讽刺。

你讲参数,我讲甜度;你谈生态,我谈沙漠变绿洲;你搞饥饿营销,我直接“红薯叶免费送”。这不是侵权,这是行为艺术,一场对互联网营销话术的全民解构。

更打脸的是,小米一边高调维权,一边自己却常年“致敬”保时捷、苹果、特斯拉。轮到别人学它说话,立马急眼。

网友一句“我可以模仿保时捷,你不能模仿我说话”,直接揭了老底:原来你的“创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说到底,红薯姐赢的不是法务,而是人心。

在满屏“赋能”“闭环”“颗粒度”的时代,她用荒诞的真诚,让大众看清了: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科技叙事,本质不过是一套精心设计的销售话术。而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PPT里的数据,而是土地里的真实味道。

雷军或许该反思:当你的语言被当成段子模仿,当你的发布会成了全民调侃模板,问题不在别人太会玩,而在你自己,是不是早就把“真诚”做成了套路?

红薯能火,恰恰因为没人信“科技神话”了。大家想听的,不过是一句真心话,多么讽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