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证历史!

当地时间6月12日周一,瑞银集团在《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以及集团网站发布公开信称,完成了对前竞争对手瑞士信贷集团的收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源:UBS官网)

彭博社引述瑞信行政总裁克尔纳(Ulrich Koerner)日前发出的内部信指,收购于今日完成,于1856年创立的瑞信将从此划上句号,成为历史性的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规模最大的银行业合并。本次收购誓必对瑞银、瑞士,以至整个金融体系意义重大。

料将裁员及新设员工行为限制

彭博报道称,本次交易料将开启一段可能涉及裁员数千人规模的复杂整合时期。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瑞银正在考虑将其季度财报推迟到8月底发布,以正确应对收购瑞信带来的一些非常复杂的情况。

此前,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瑞银将对瑞信员工实施严格限制,包括禁止接待来自高风险国家的新客户和推出复杂的金融产品。这项限制具体内容多达近24条,包含禁止瑞信员工从事一系列活动,包括接受来自某些国家的客户,以及在未经瑞银批准的情况下推出新产品。

根据规定,瑞信员工不能交易一系列金融产品,包括韩国衍生性商品和某些量化指数的期权。瑞信员工若要延长游艇、轮船和房地产等价值超过6000万美元的贷款,则必须经过瑞银高层批准,向外国客户和财产提供贷款也必须获得瑞银同意。

报道称,瑞银董事长Colm Kelleher表示此举是担心“文化污染”。瑞银高管们认为,瑞信是一家愿意接受风险客户并向他们提供高风险产品的银行,而瑞信在最后几年出现了一系列丑闻和危机。一份瑞银内部报告称这是“懒惰对待风险”的结果。

而在日前发布的公开信中,克尔纳则表示,会努力尽快厘清收购对瑞信员工的影响。瑞银及瑞信总共在全球范围内有12万名员工,路透报道指,瑞银先前已表示将裁员,目的是发挥协同效应及降低营运成本。

瑞士政府曾出手干预

早在本月9日,瑞士财政部就发布声明表示,已与瑞银签署担保瑞信资产潜在损失(loss protection)协议,就弥补瑞银收购瑞信的损失,担保最多90亿瑞士法郎(100亿美元)。

市场分析称,这为两个多月来员工去向面临的不确定性画上了句号,也将使瑞银获得高达数百亿美元规模的“意外之财”。

瑞士政府在声明中表示,为促成收购,政府为瑞银在清算瑞信资产时所产生的损失作出担保,但强调只有当这些资产的清算损失超过50亿瑞郎时,担保才会生效。根据收购条款,瑞银承诺承担首50亿瑞郎的潜在损失。

据悉,受到该损失保护协议的资产,包括瑞信非核心部门的贷款、衍生品、遗留资产和结构性产品。此外,瑞银需向瑞士政府支付一笔担保费,包括最初设置费用、顾问费等。有关协议会持续生效,瑞银可随时终止损失保护协议,但此后将不会再受当局的保护。

瑞士政府指,促成这笔交易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避免对瑞士经济造成损害,但同意因瑞银接管不适合其业务及风险状况的资产组合而造成部分损失,故此需提供担保。

瑞士当局还表示,担保条件严格,瑞银需妥善管理资产,令损失降至最低及提升至最大收益,该行亦需按季向当局报告资产情况。协议还列明瑞银总部需留在瑞士,如此方有资格获取协议担保的损失补贴。

瑞银亦于官方网站发声明指,将谨慎、努力管理相关资产,并将支付协议所要求的置设费用及持续外部成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