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沈爱群 编辑 梁建伟
了不起的“地瓜”之《繁茂的藤蔓》
北京市海淀区石油社区,正午12时。排练了一个上午的王蔚丽和一群姐妹吃过中饭,便急匆匆开始化妆,她们要为下午2点开始的演出作准备。
【资料图】
王蔚丽是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会长。这天她们受到邀请,前来石油社区为居民们进行“新时代新征程·丹心向党铸辉煌”的公益演出。
加拿大渥太华,午夜12时。结束了一晚上的学员培训,孟伟终于开车回家了。一路上,哼着越剧《何文秀》中的《桑园访妻》选段,想着7月底就可以回到北京,她的心情就飞扬起来。
孟伟是北京姑娘,也是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会员。2017年,她在渥太华创办了“加拿大孟伟越剧艺术传习所(暨孟伟越剧社)”,至今已培训学员50多名,成为一支活跃在当地的戏曲传播表演艺术团体。
参加加拿大亚裔文化节演出
从北京到加拿大。36年来,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简称“越研会”)一直本着“普及越剧 培养观众 南花北移”的宗旨开展工作,走进社区、部队、高校等地公益演出近200场。“目前在北京,越剧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培养了一批年轻戏迷,受到首都人民喜爱。”王蔚丽说。
与此同时,在她们的带动下,越剧也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许多外国人也非常喜欢越剧文化,喜欢越剧的清秀、典雅,特别是越剧所透露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孟伟说。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发源于浙江绍兴嵊州,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繁茂的人文藤蔓,本期潮新闻记者带你探访越研会,看越研会成员如何让传统艺术在北京绽放新时代之花、奏出时代强音。
《孟丽君》
“北京姑娘唱越剧”传为佳话
“越研会一直没有固定场所。当初成立时,还是将注册地址放在一个副会长家里。”王蔚丽说。
越研会从成立之日起,就与浙江有着深厚的渊源。据王蔚丽介绍,成立于1987年9月的越研会,由著名越剧艺术表演家袁雪芬和原北京红旗越剧团副团长丁苗芬共同创办。袁雪芬任总顾问。
袁雪芬和丁苗芬都是浙江嵊州人,在中国越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袁雪芬是越剧袁派创始人,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部中国越剧发展史。她灌录过第一张女子越剧唱片,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她与梅兰芳等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出席1949年的开国大典;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丁苗芬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曾在《唐知县审诰命》中饰唐知县,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鼓励:“你演得很好,小小知县胆子很大,有骨气!”
越研会在排练
“因为市场原因,上世纪80年代红旗越剧团解散后,丁老师觉得,越剧戏曲文化如果在北京消失了,那是非常可惜的。”王蔚丽说,“所以她就创办了‘京越戏曲艺术学校’,自己担任校长,招了一些北方姑娘。‘北京姑娘唱越剧’一时传为佳话。”
在“京越”,学员们经过正儿八经的培训后,就具备了基本的表演技能。这时,丁苗芬就和袁雪芬商量,决定成立一个剧团,以便这些会唱越剧的姑娘们将来走上舞台,发扬光大越剧艺术。于是,“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由此诞生。
袁雪芬(右)与丁苗芬合影
采访时,王蔚丽翻出一张她珍藏已久的老照片给记者看。这是袁雪芬和丁苗芬的一张合影,照片中两位已经仙逝的越剧艺术家仿佛含笑看着大家。“越研会当初组建,无论是成立的基本条件,还是成立后的艺术市场定位,袁老师都给予大力帮助。”王蔚丽深情回忆说,“她还对越研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运营过程中,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她有求必应,必定伸出援助手。”
“越研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它的主要成员基本是京越戏曲艺术学校毕业的学员。”王蔚丽说,“另外,还招收了一些越剧爱好者,她们主要是做一些事务性、支持性的工作,比如幕后、舞台监督等。”
《红丝错》
祖籍宁波的王蔚丽,就是京越戏曲艺术学校毕业的学员。“小学时,我第一次看越剧《红楼梦》,就喜欢上王文娟老师演的林黛玉了,当时觉得特别好看,而且好听。”王蔚丽表示,因为身处北京,只能不停地从广播里、收音机里学习、模仿。“后来看到京越戏曲艺术学校招生,就按照招生电话找了去,唱了一段林黛玉的《焚稿》,被录取了,主攻花旦。”
毕业后,恰逢越研会成立,王蔚丽就顺利成章成了越研会的会员,一路从普通会员到会长助理、副会长、常务副会长,2014年起担任会长。
《碧玉簪》选段《送凤冠》
36载春秋,越研会的演员们努力钻研越剧艺术,刻苦学习流派唱腔和行当表演,有8位演员分别成为著名越剧艺术表演家徐玉兰、王文娟、傅全香、金彩凤的弟子。“同时,舞美、灯光、道具、化妆、音响等专职人员,一应俱全。”王蔚丽表示,“这使越研会对传承流派、弘扬越剧具备了更强的实力。”
多年来,越研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舞台上多次展示艺术风采。她们先后上演了《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西厢记》等历史优秀剧目,以及改编历史剧目《唐伯虎点秋香》、原创新编越剧《黄道婆》等20余台越剧全剧,还上演了近百折越剧折子戏。不仅为北京市的“戏曲进基层”、“戏曲展演”等活动贡献了力量,还曾三次赴上海逸夫舞台参加国庆庆典、世博会专场等演出,受到了上海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一批老艺术家的充分肯定。
王文娟(左二)在指导化妆
王蔚丽是著名越剧艺术表演家王文娟的弟子。“我永远记得,2006年10月27日,是我拜师的日子。前一天,王老师在北京观看了我演出的《红楼梦》选段《焚稿》,觉得我‘王派’唱得不错,便爽快地同意收我为徒。举行正式拜师仪式时,她把我和许静同时收为弟子。”王蔚丽说。
其后,因为王蔚丽居住在北京、王文娟在上海,师徒间的互动虽没有那么频繁,但王文娟常常趁着到北京的机会给予指导。王蔚丽记得,她和许静在2010年公演《红楼梦》,王文娟亲自到京指导并观看演出。演出前排练时,王文娟还跑到化妆间,从唱腔、身段、化妆等每个细节,都给予指导。
在越研会,不止王蔚丽、许静有幸得名师指点。徐玉兰的弟子侯学军,傅全香的弟子王小红,金彩凤的弟子李扬、陈英,也都在艺术表演上得到这些越剧名家的亲传亲授。王蔚丽说:“特别是我们到上海演出时,几位名师都热心地帮着忙前忙后。不仅帮着与当地的剧场沟通,提供道具及各方面条件,还亲自到场看我们演出。在演出结束后,还专门组织专题座谈会,为越研会的发展和演员的表演提出难能可贵的具体指导。”
《西厢记》
坚持送戏进基层,撒播越剧种子
越剧在北方有市场吗?
采访时,记者遇到了北京专业性社团联合党委书记赵孟营。就在“石油共生大院”演出现场,赵孟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越剧在北京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听越剧、理解越剧,对北方人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并不都是北方人,也有很多南方人。这部分南方人和那些理解越剧的北方人,就是越剧在北京的观众。”
赵孟营还说:“即使是从小生长在北方的居民,如果越剧本身的传播力、艺术感染力到位,它一定能够感染北方的观众。所以问题不在于在什么地方,而在于越剧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你的艺术表达、艺术呈现和艺术编排能否让观众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是可以欣赏的。”
《江姐·绣红旗》
“关键还是如何培育观众。抓住了观众的心,也就抓住了北方市场。”王蔚丽也这么告诉记者,“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传承越剧艺术、弘扬越剧文化。”
在王蔚丽看来,保持演出节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功夫在戏外。平时不间断排练,‘逮’机会就进基层上台演出。只有进到最基层,才能让百姓熟悉这个声音,接受这个腔调。”她说,“观众熟悉了、喜欢了,后面‘追戏’就是自然而然。”
这些年,越研会的演员们坚持“送戏”到学校、工厂、部队、社区等地,每年公益演出五六场。“我们每走一个地方,就像传播南花的种子一样,把越剧种子撒下去,然后让它慢慢地扎根、开花、结果。”王蔚丽说。
社区演出现场
记者了解到,越研会目前共有会员130人,呈老、中、青三代分布,以祖籍为北京、浙江、上海的居多。“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就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36岁的杨萍,浙江台州人,成为越研会会员已有20个年头。采访时,她这样告诉记者:“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历史底蕴,而诗词、戏曲等正是历史底蕴的表达。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戏曲。”而她,就是喜欢戏曲的那个年轻人。
杨萍做的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起先是字幕,现在管字幕、音乐和大屏背景。和南方的越剧团有自己的乐队不同,身处北京的越研会养不起一支乐队,她们演出用的是伴奏音乐。杨萍负责的,就是这项工作。“就是幕后跟台前要协调。比如这段唱完了,需要停了,你就得‘掐掉’。就得把一个带子截成很多段,‘掐’演员那个‘点’,到哪儿了你就放哪一段音乐。”杨萍解释说。
越剧《毛泽东与杨开慧》
和杨萍一样做着幕后工作的,还有何申琳。当初,何申琳是从越研会元老级人物寿维秦那儿“接”过的舞台监督和道具管理工作。何申琳和寿维秦都是上海人。搬道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不是简单地把道具搬来搬去;而是要掌握全部的戏,还要一丝不苟地全程参加排练,得记住每一场演出时大小道具安放的位置。虽然辛苦,但何申琳就跟寿维秦一样任劳任怨。
因为热爱而加入越研会的,还有金秋美和吕美琪。她俩同为浙江绍兴人,也有共同特点,一是零基础,二则都是在退休后才找过来的。退休前,金秋美是北京大红门做窗帘生意的浙商,2019年因非首都功能疏解,她干脆停了生意,“玩”起了越剧。北京医院退休职工吕美琪,则是典型的“越剧发烧友”,每逢浙江有越剧团进京演出,她都买票追戏。在越研会几年“跟”下来,她俩现在都能上台演出了。
“石油共生大院”演出现场
跨国追戏,让越剧走向世界
记者关注到,越研会的演员还有个特点:痴迷、好学。就是遇到科班出身的越剧演员,她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请教,提升越剧文化修养和个人演技。
2021年10月底,海淀区中关村举行第五届互联网公益运动大会。记者第一次认识王蔚丽、孟伟,就是在那次活动上。当时,嵊州越剧团携两段经典折子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和《碧玉簪》选段《手心手背都是肉》,在中关村做了一次“快闪”。
京浙对唱
那天,王蔚丽也兴致勃勃登台,和嵊州越剧团的演员们来了段《红楼梦》选段《天下掉下个林妹妹》。这段“京浙对唱”,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孟伟刚好从加拿大回到国内,她也出现在“快闪”现场,堪称跨国追戏了。她跟嵊州越剧团副团长裘巧芳来了一段现场交流版的《桑园访妻》后,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无论是从唱腔、吐气、咬字,还是表情动作,让我不虚此行!”
现场交流
在她俩的带领下,中关村“码农”们不仅看得入迷,还纷纷比划着上台学艺。“水袖技巧展示”“唱腔与站姿模仿”……在演员们手把手的指导下,“码农”们挨个上台,非常踊跃。
也是在那次活动现场,王蔚丽满是感慨地告诉记者:“抓住了年轻人,就是抓住了越剧的未来。”
这两年,越研会克服疫情难关,把《西厢记》送进北京高校。“效果非常不错,年轻人也很喜欢。送戏进高校,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王蔚丽说,“大学生普遍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当你把一本书或一段历史用越剧表现出来、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很容易引起共鸣。”
看得入迷的中关村互联网人
孟伟是个热心人。她定居在加拿大渥太华,不仅自己创办了一个越剧社,还于2021年中秋节那天,牵头组织了一场“越聚月缘·海外华人中秋越剧网络演唱会”。当天,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荷兰等9个国家和地区、12个城市的越剧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孟伟越剧社成员在练功
就在前两天,记者和孟伟联系时,她还在微信里表示:“有没有可能,把嵊州越剧团的专业演员请到加拿大?让她们现场给我们这些海外越剧爱好者点拨点拨。”
“传承并传播越剧,我只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孟伟说,“在海外,特别是华人中间,非常柔美的越剧还是有着不小的市场,非常流行。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根。”
孟伟越剧社成员排练中
创新传承,奏出时代强音
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采访,记者发现,越研会36年来在北京一直过着清苦日子。没有固定场地、没有赞助,支撑她们走过36个春秋的就是会员费,极其微薄——以前是每人每年100元,前几年涨到了200元。
“大家早就习惯了,向来是精打细算过日子。除了道具是越研会的资产外,演出用的衣服等,都是演员们个人自掏腰包置办的。”王蔚丽说。
社区演出现场
也正是这样的运营模式和“精打细算”,让越研会在三年疫情期间安然无恙。对此,赵孟营给予了高度赞扬。
“北京市共有73个专业性社团,只有越研会采用这种模式。我们上次去调研时发现,这是一个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社团。按照现代社团的标准,用社团成员会费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生存,这样的社团才是最有韧性的。”赵孟营说。
“依靠会员主动交纳会费来维持正常活动,看起来资源不多、费用不多,可是能够自我维持。这样的组织才有韧性,它能够经得起风浪。”赵孟营进一步解释说,“看似平平淡淡往前走,却能走得更远。她们只要坚持,就能活得很久。”
越剧八流派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越研会以创新传承的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在传统经典历史剧目的基础上,她们近些年排练了不少现代元素十足的戏份。6月20日下午的演出中,她们尝试用越剧演绎红歌,让吴越文化跨越地域与时空。那天,她们表演了《江姐·绣红旗》《红色娘子军》选段“待到山花烂漫时”、越剧流派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越歌《我和我的祖国》等7个节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当耳熟能详的歌词响起,越研会的演员们虽然用的是吴侬软语及越剧腔调,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
越歌《我和我的祖国》
日历翻到一年前。2022年2月27日,越研会与知名导演顾学风合作的现代实验越剧《我在天国祝福你》在北京首演,更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观看。
这部剧改编自付楠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付楠与女儿惠惠相伴33年的欢愉岁月,女儿女婿跨越异国的生死情缘,以及全家与癌症抗争的漫漫七年。
《我在天国祝福你》剧照
“面对新时代观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探索创新成为了主要的任务。《我在天国祝福你》这部戏,也是越研会的一次全新尝试。”王蔚丽说,“这出戏的排练,对我们来说是困难也是挑战。比如剧团都是女演员,在表演现代戏上不具备男女合演的条件;这个戏又是一部反映现代生活的情感戏,脱离了戏曲的水袖、台步,穿着现代服装,用越剧去扮演现代生活中的男性,对女演员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这部戏光是筹备就历时三年,走过了许多曲折的路,克服了时间、地点、人员等种种困难。“好在有各方人士的相助,才促成了这部戏最终走上舞台。这个剧本打动了顾学风导演,他愿意无偿出任导演;浙江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团长王斌樵帮助我们制作了音乐;天津越剧爱好者闫世瑞给写的曲谱。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路鼓舞着我们坚持到底!”王蔚丽说,“实践证明,这种探索与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在天国祝福你》剧照
北京,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发生了太多令人瞩目的奥运故事。作为市民百姓,我们有幸见证了“家门口”的体育盛事;而有这么一位在京浙商,他在“中国制造”的国际赛道上,一次次赢得奥运特许经营领域“金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独家精彩。繁茂的人文藤蔓,下期潮新闻记者将探访北京华江文化集团,带你领略从温州平阳走出的企业家陈绍枢的风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