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聊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将于7月14日至25日在山东聊城举办。


(资料图)

四大特点

本届演出季是继2022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之后举办的又一次艺术盛会,将集中展现黄河流域戏曲艺术的传统精粹、文化底蕴、时代风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演出季期间,将举办开闭幕式、沿黄九省(区)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展演、优秀剧本(剧目)改稿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

演员新人辈出,戏曲事业传薪火。本届演出季中的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展演,是近十年来沿黄地区首次举办的区域性戏曲演员展演活动,旨在推动黄河流域戏曲人才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沿黄九省(区)98位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将带来19场折子戏组台,超千余名演职人员齐聚山东,集中展示沿黄流域戏曲剧种特色和中青年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风采。入选演员年龄均在45周岁以下,超过三分之一的演员为“90后”“00后”,行当齐全、群英荟萃、亮点纷呈,体现了沿黄九省(区)戏曲院团近年来着力建设人才梯队,培育后备骨干力量的斐然成果。这些中青年戏曲演员将立足剧种传承,弘扬时代精神,讲好黄河故事,彰显民族精神,共同为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增光添彩。

剧本打磨提升,基层院团获助力。为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戏曲创作,助推基层院团发展,本届演出季在全面总结近年演出经验和广泛征求业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立了“优秀剧本(剧目)改稿会”活动。从沿黄九省(区)市县级国有文艺院团申报的作品中,遴选出10部2022年以来首次公演或尚未公演的、基础好、有潜力的大型戏曲剧目或剧本,于展演期间举办改稿会,组织专家进行深入分析、精准指导,帮助剧作者和排演院团修改提升,推动中青年主创加速成长,提高基层院团创作演出能力,推动新时代戏曲事业高质量发展。

演出精彩纷呈,传统文化展新颜。戏曲是“活态”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代代相传的戏曲传统剧目,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次演出季共有京剧、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蒲剧、豫剧、川剧、秦腔、陇剧、平弦戏、曲剧、越调等20余个剧种参演,参演剧目均为本剧种的优秀传统折子戏,集中展现本剧种表演艺术精粹和古朴传统特色。其中既有脍炙人口的京剧《霸王别姬》《杨门女将》《锁麟囊》等,也有各省(区)代表性剧种,如吕剧《红丝错》、晋剧《祭桩》、豫剧《斩御史》、秦腔《鬼怨杀生》、陇剧《孟姜女》、川剧《活捉三郎》、二人台《顶灯》、平弦《挡马》等;还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稀有剧种,如柳子戏《失子惊疯》、弦板腔《哭簪》、孝义皮腔《丑配》等。演出坚守艺术本体,聚焦展示绝技绝活,充分展示了沿黄九省(区)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成果。

活动丰富多样,文化惠民利群众。本届演出季遵循低票价惠民原则,对6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及退役军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群体实施优惠政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本届演出季还将开展丰富的宣传推介活动,普及黄河流域戏曲文化,不断扩大演出覆盖面,提高群众共享度。

推动全国戏曲人才培养

“十三五”期间,实施“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受益演员1000余人;举办戏曲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集中培训近1000名戏曲编剧、导演、作曲、舞台美术、评论等专业人才。“十四五”期间,实施“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至今已有74名优秀中青年演员入选,并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组织这些入选演员进行集中展示;实施京剧院团表演人才提升计划,对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京剧院团的优秀青年演员进行实地集中指导,目前已在广西、新疆、河南、宁夏、青海等地实施。持续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和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为当代戏曲名家留下最精彩的艺术记录。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持续举办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戏曲北方片(南方片)会演、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越剧艺术节等展演展示活动,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举办“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展演活动,在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期间推出“表演艺术传承英才”,激励各梯次戏曲人才勇挑重担、敢攀高峰,推动戏曲人才梯队建设体系化、高质量开展。

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以剧目展演为主,生动展示了沿黄九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创作的新成果。本届展演季聚焦戏曲人才队伍建设,将有力彰显沿黄九省(区)戏曲人才的艺术水准和精神风貌,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戏曲艺术骨干人才的培育选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

全力筹备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周密组织,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制定总体活动方案。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精心指导下,借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四届中国歌剧节、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在山东举办的成功经验,在2022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制定了此次展演活动的总体方案,确定由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地方戏联盟、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3个单位承办此次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选取聊城市条件最适宜的2个剧场作为演出场所,凝心聚力办好此次活动。

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组织专业人员对演出剧场、住宿酒店等进行实地督导调研,与各服务单位签订责任书,确保组织有力、协调联动、责任明确。同时,各承办单位设立相应工作机构,按照职责内容、筹备流程、工作要求,逐一分解、细化、压实到具体人员。

落细各项筹备任务。先后制订了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演出工作方案、开闭幕式方案、安全应急预案、会标及文创产品方案、新闻宣传方案、改稿会组织接待方案等,明确各项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服务保障工作。此次演出季涉及院团多、人员多,为确保工作落实落细,指导各承办单位一一对接,确保信息互通互联,建立畅通高效的工作交流机制。

精心打磨,提高演出质量。山东共有21名演员入选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入选演员所在单位高度重视,提供优质条件帮助入选演员打磨参演作品,扎实推进演员能力提升工作,保障入选演员以最高艺术水准呈现参演作品。同时,我省3个市级院团的优秀剧本入选改稿会活动,入选单位积极为入选编创人员提供保障,将组织剧本(剧目)创作人员参加改稿会,针对改稿会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积极落实,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

本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将在聊城举办。聊城历史悠久,戏曲底蕴深厚。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被誉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明清两代,聊城漕运发达,是南方戏班北上京津的必经之地,入京的徽班在运河畔落脚演出,播下了戏曲的种子,并焕发出勃勃生机。

聊城名角辈出,票友戏迷众多。著名评剧艺术家筱佩珠,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文华表演奖获得者章兰都是聊城籍。聊城群众热爱戏曲、关注戏曲,“胡弦一响,嗓子就痒”是聊城戏迷的生动写照。临清市被原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京剧艺术之乡”,有京剧票友数万人,山东省京剧票友大赛连续四届在临清举办。

聊城剧场众多,硬件设施完备。聊城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拥有水城明珠大剧场、聊城市京剧院剧场、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剧场等多种类型文艺场馆。承担本次展演任务的聊城市京剧院剧场、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剧场均按照标准化剧场建设,近期组织对剧院演出设备、安全设施、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提升,完全能够满足展演需要。

21名演员+3部作品

全面展示山东文艺工作成果

山东有21名演员入选本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展演,3部剧本(剧目)入选优秀剧本(剧目)改稿会。

入选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展演的21名演员,较为全面地展示出山东文艺工作者的整体风貌。从剧种上讲,21名演员涉及京剧、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琴戏、大弦子戏等7个剧种,接近我省活态剧种总量的半数;从行当上讲,21名演员包含青衣、闺门旦、花旦、老旦、小生、老生、武生、红净等行当,行当齐全,种类广泛;从地区分布上讲,21名演员分别来自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济宁、泰安、临沂、聊城、滨州、菏泽10个市,山东省京剧院、山东省吕剧院、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柳子剧团)3个省直院团以及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青年实验剧团。

入选人员整体水平高,较好体现出山东文艺创作的发展优势。我省入选的21名演员年龄均在45岁以下,都是各专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中的业务骨干。多数演员都曾在行业内获得荣誉,如山东省京剧院吴雪靖在京剧《瑞蚨祥》《燕翼堂》中饰演女一号,作品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入选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临沂市柳琴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郭琦担纲的柳琴戏《拾棉花》参加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多数演员曾荣获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山东省文化艺术节优秀演员等省级国家级奖项。

山东省《潮涌沂蒙》《家住小清河》《红尘·诀》3部作品入选此次优秀剧本(剧目)改稿会,较为全面地展现出我省创作工作的良好布局。入选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临沂商贸物流发展史和小清河复航的现实题材,又有讲述古代男女爱恨情仇的历史题材;既有柳琴戏、莱芜梆子等大型舞台剧目,又有小剧场吕剧实验剧目,反映了我省戏剧舞台秉承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又不拘一格、守正创新的生动局面。

三部作品的编剧业务能力强,全面展现我省人才培养的优秀成果。此次演出季入选改稿会的高志娟、孟璇、马丽丽3名编剧,均为我省45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编剧,同属我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刘桂成工作室学员,多次入选我省青年人才创作扶持项目,三人均有多部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立上舞台,先后荣获群星奖、中国田汉戏剧文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此次入选优秀剧本(剧目)改稿会,既是对此次入选作品的肯定,又是对我省近年来高度重视青年创作队伍培养,大力实施戏曲名家工作室、青创项目等人才培养举措的肯定和检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