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31家消费金融公司脚步将近。

9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的消息在业内刷了屏。就在9月27日晚间,国有六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官宣”获批筹建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消费金融”),消费金融行业再迎巨头入场。

按照规划,建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人民币72亿元,暂排行业第三位。在分析人士看来,消费金融是零售金融的重要构成,建信消费金融能够更进一步发挥建设银行的资金及流量优势。金融巨头与消费领域巨头的跨界融合,将更有利于建信消费金融“搅动”原有行业格局。

图片来源:建行公告

建信消费金融获批筹建

建信消费金融来了。9月27日,建设银行发布《关于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的公告》,指出该行拟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公司”)及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府井”)共同出资设立建信消费金融。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6月,建设银行便提出了设立消费金融子公司议案,但后续一直未有新动向。过去的几年间,关于建设银行布局消费金融牌照的消息在业内也偶有传言。

对于这一情况,建设银行也曾在公告中提到,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上述议案时,本次投资的具体安排尚存在不确定性。根据相关要求,银行决定暂缓披露,并按相关规定办理了暂缓披露的内部登记和审批程序。直至近期建设银行收到银保监会批复同意。

作为国有六大行之一,建设银行近年来在消费金融业务方面快速发展,牌照也成为补齐金融业务版图的重要一步。建设银行2022年中期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发放个人消费贷款2557.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84亿元,增幅9.78%,其中个人快贷余额2068.98亿元,占个人消费贷款的80.9%。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建设银行拟出资设立建信消费金融,体现出其试图在零售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张版图,消费金融是零售金融的重要构成,能够发挥其作为大行的资金及流量优势。近年来,建行在零售金融领域频频发力,按照“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的数字化经营策略,持续强化C端突围。

“建设银行入局消费金融,扩展了其本身的业务领域范畴,有利于进一步增加银行的营业利润。近年来,建设银行也在加快业务数字化转型,面向用户的消费金融业务在拿到牌照后将更显游刃有余。”北京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指出。

有望“搅动”原有行业格局

9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建信消费金融筹建的相关信息在银保监会官网尚无法查看。但按照过往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应该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针对建信消费金融的展业进度和后续业务规划,9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也向建设银行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而建设银行也在公告中提到,建信消费金融设立过程中,由于任何一方或各方的过错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过错方应对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从公告介绍内容来看,建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72亿元。其中,建设银行拟出资人民币60亿元,持股比例为83.33%;北京国资公司拟出资人民币8亿元,持股比例为11.11%;王府井拟出资人民币4亿元,持股比例为5.56%。

按照这一注册资本计算,建信消费金融成立后,注册资本在消费金融行业内将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和蚂蚁消费金融,排在行业第三的位置。同时,建信消费金融也将成为继中国银行旗下中银消费金融、邮储银行旗下中邮消费金融之后,国内第三家国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强大的股东背景下,建信消费金融的入场毫无疑问会再次改变消费金融行业的现有格局。苏筱芮指出,无论是传统的个人信贷,还是近年来上升为热点的小微领域,都能够让消费金融公司拥有更具潜力的发挥空间。建信消费金融属于重量级的玩家,能够发挥更为突出的引领作用。

王鹏则从科技和场景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王鹏指出,除了资金实力外,建设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也深耕多年,不论是数据治理还是风控方面水平均较高。另一股东方王府井本身同样具备一定知名度,且拥有大量的线下场景。金融巨头与消费领域巨头的跨界融合,更有利于建信消费金融“搅动”原有行业格局。

苏筱芮预计,未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将延续“强者愈强”的特征,在获客能力、场景建设、生态打造等重点领域持续作出探索尝试,将消费金融业务与股东银行的零售业务充分融合,形成强有力的协同作用,共同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水平及能力。(记者 廖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