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新一轮改革的关键之年。当前改革需双线推进:既要高质量完成核心任务,增强企业核心功能与竞争力;也要立足长远,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下一轮改革夯实基础。

黔源电力(002039)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落地,在治理优化、效能提升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创新机制与实践经验。


(资料图)

即日起,本刊推出系列案例报道,深入一线呈现改革成果、剖析难点堵点,展现企业“闯、创、干”的实践风貌,为收官凝聚力量,为新一轮改革探路,持续书写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财务资产部

财务数字化转型驱动提质增效

在当前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传统核算模式效率低下、数据滞后、价值创造能力不足,已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桎梏。“提质增效”便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在电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黔源电力以数字化技术为引擎、以流程再造为基础、以组织赋能和角色转型为核心,进行了深层次、系统性的改革,不断聚焦提升“五个价值”,真正实现了“提效率”、“降成本”,围绕价值创造和资本回报,提升了企业财务的核心竞争力。

流程重塑与自动化,做“效率”的乘法

一是构建财务信息化体系,实现规模化效能。推动将公司内各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资金支付、报表编制等基础业务进行标准化整合。通过流程标准化、业务集中化,不仅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更形成了规模效应,使业务流程更规范、更高效,业务处理效率和标准化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二是加大财务标准化建设,发挥财务集中管理优势。按照财务标准化建设要求,根据“通用类为主、补充类为辅”原则,发挥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优势,细化月结、年结工作流程,提高业务处理规范性。每季度汇编《黔源财务业务案例库》,总结、分析业务常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公司报账单提报质量明显提升,连续2年被西南共享中心评为最优等级。三是全面推广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放人力。成立了RPA专项小组,对全部业务流程进行地毯式梳理,率先将增值税发票认证、银企对账、费用报销初审、基础凭证生成等规则明确、重复性高的流程“交给”数字员工。RPA机器人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准确率接近100%。通过筹划RPA机器人将各个系统数据融合到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实时取数和汇总,实现数据采集、效验、传递、存储、处理、展示全过程无缝衔接。流程自动化率大幅提升,有效缩短了报销审批周期和月结关账时间。

数据治理与智能化,做“决策”的加法

一是构建预测分析能力,赋能前瞻决策。运用算法模型进行现金流预测,精准度大幅提升,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使资金计划更具前瞻性,资金使用效率显著优化。同时,开展了成本动因的深度分析,为生产环节的降本提供了精准数据,推动财务职能从“记账”向“预算、预测、分析”拓展。数据准确性显著提高,降低报表差错率。二是系统开展数据治理,筑牢风险防控基础。建立统一数据标准与管理流程,推动业务系统与财务平台集成融合,实现数据从采集、校验到存储、应用的全链路治理。通过自动化校验与人工复核相结合,持续提升数据质量,显著降低报表差错;构建风险指标监测体系,实现财务风险从事后补救向事中预警、事前预防转变。三是优化预算管理模型,提升资源配置效能。建立刚性目标预控与动态滚动预测相结合的预算机制,加强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规划的有效衔接,推行分版块预算管控,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准确性,确保成本费用严格受控、资源分配响应敏捷。

组织赋能与角色转型,做“价值”的指数

一是推行“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嵌入价值创造基因。事前参与项目经济评价测算、事中进行预算管控和成本优化、事后负责经营绩效评估。将经责审计、巡视、巡察发现问题与会计信息质量治理相结合,立行立改、寻根问源,从管理流程、风险环节上强化治理,从业务本源上提高合规质量。二是强化全面预算与精益成本管理,精准配置资源。改革了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从固定的年度预算向更灵活的滚动预测转变,使资源分配更能敏捷响应市场变化。围绕“一利五率”预算体系,细化年度预算,设定月(季)度目标,强化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按季召开提质增效督导会,分析公司经营成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基础管理、大力开拓市场等方面提出亏损治理措施,全面改善预算执行偏差率。三是打造“信用”引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强化财务管理,严控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在信用状况、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履约能力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25年11月,经国内头部信用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评定,公司获得AAA主体信用等级,正式跻身国内企业信用等级顶尖梯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