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行业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由硅片通过清洗、制绒等步骤加工制成。光伏电池板在光照下产生电压和电流,进而实现光伏发电,本质上类似于低端的半导体制造。

根据原材料和电池制备技术的不同,光伏电池可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P型硅片是在硅料中掺杂硼元素制成;N型硅片是在硅材料中掺杂磷元素制成。P型电池制备技术有传统的AL-BSF(铝背场)和PERC技术。N型电池制备技术较多,包括PERT/PERL、TOPCon、IBC和HJT(异质结)等。

我国光伏电池的发展伊始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8年我国研制出了首块硅单晶,1998年开始算真正意义上关注太阳能发电,当年拟建了一套3MW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2001年无锡尚德建立1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获得成功,算是我国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正式拉开帷幕。随后经过6年的发展,2007年我国成为了生产太阳能电池最多的国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5年是光伏电池技术变革的元年。2015年前BSF电池是主流,占总市场的90%。2015年PERC完成商业化验证,电池量产效率首次超过BSF瓶颈20%,正式进入扩产阶段。随后的两年,随着PERC技术进步、效率的提升,以及非硅成本下降,PERC电池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体现。2018年PERC电池市场份额达到了33%,随后产能爆发式增长,到2020年市场份额已提升到了87%,基本已完胜BSF电池,但PERC电池的效率极限在24.5%,目前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接近极限了,故为了降本增效,电池企业必须再次谋求技术突破。

2021年是电池技术变革的拐点之年,光伏行业唯一的主旋律就是降本增效,N型电池由于转换效率高,开始逐步登上舞台,被人们所接纳。根据ISFH的数据,PERC、HJT、TOPCon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分别为24.5%、27.5%、28.7%。

整体而言,2017年前铝背场BSF电池占主流,2017年至今PERC电池已接近完全替代了铝背场电池。但由于目前PERC电池已逼近理论极限效率24.5%,提升空间有限。2021年后N型电池开始快速发展,其中以TOPCon和HJT两条路线为主导,两者现阶段处于大规模商业化的前期阶段。未来潜在技术路线还包括HBC和钙钛矿叠层电池,这两者相当于与HJT结合后的升级,故转换效率能实现再次飞跃。

电池的种类还是蛮多的。

由于工艺成熟,制作简单,目前基于P型硅片的PERC电池是绝对的主力,占到90%以上。但PERC电池目前已经达到了转换效率的极限,没有什么向上的空间了,而TOPcon技术是基于N型硅片的,理论上限更高(需要说明,在光伏发电效率中1%的提升已经非常巨大了),而且TOPcon电池工艺与PERC的工艺比较相似,只需要在原来的产线上稍作改进就可以,因此TOPcon技术非常容易被接受而且发展顺利,现在的成本已经做到可以打平PERC电池了。

相比之下,同为N型硅片的电池技术,HJT在工艺上是完全不同的一条路线,他有着更高的理论转化效率,也正因此,HJT被认为是终极技术路线,而TOPcon只是过度技术,尽管现在HJT的成本还是比较高,设备也比较贵,但它有清晰的降本路线,并在按照预期进展中。

上面这些都捋清楚了,那市场上发生的很多事就自然理解了,比如

1、上图中可以看出TOPcon电池突然爆发,主要是从原先的PERC产线可以迅速改装,非常有优势,晶科能源、钧达股份、中来股份是主要推手。

2、尽管目前认为TOPcon只是一种过度技术,但未来两年会大量取代PERC电池,进入爆发期,即便看到2030年也都还是在增长的。

3、HJT的主要推手有隆基、通威、东方日升、金刚玻璃,在降本方面进展也算顺利,尤其是前一段时间金刚玻璃、华晟、迈为接连公布的HJT性能超预期,降本也超预期。

4、尽管市场主流观点认为HJT是终极路线,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HJT、TOPcon、PERC以及其他多种电池技术都是共存的,HJT要看降本速度是否能更加超预期,能否尽早铺开产能,HJT可能和TOPcon形成一定的跷跷板效应。

5、设备方面TOPcon设备代表捷佳伟创估值远低于HJT设备的迈为股份,一方面TOPcon很多是在原有产线上改造的,而且TOPcon设备的价值量本身就比HJT的价值量低很多,再加上TOPcon毕竟是过度技术,增速只会越来越慢。

6、最后说一下IBC。IBC中文叫交叉指式背接触电池,关键就在于“背接触”三个字。一般来说光伏电池肯定是一面正极一面负极,而IBC在设计时让正负极不相接触地排布在背面,这就意味着正面没有栅线遮挡,入射光效率更高,当然设计难度也更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