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Ta,就送份情人节专属理财”。情人节“浪漫经济”升温,银行理财也成为金融机构营销重点。
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包括银行及理财公司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纷纷针对这一特殊时点开展营销活动,部分机构还推出情人节专属理财产品。有股份行理财经理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定期存款、摊余成本法理财和基金近期销售较为火爆,而借助情人节这些热点节日,向一些企事业单位组织“团购”,能取得不错的营销业绩。
(相关资料图)
近日,理财资产端已出现积极信号,银行理财加大对信用债、利率债等资产的增持力度,带动理财收益率逐步企稳。在此背景下,有机构及业内人士表示,恐慌情绪逐渐消散之后,居民有望增大理财资产的配置,储蓄资金“回归”理财的可能性加大。
“为爱增值”,银行理财加码节日营销
2月14日,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在内的至少10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在临近情人节时点之际,开展浪漫主题的理财产品营销,喊出“为爱增值”的宣传口号。同时,光大理财、渝农商理财等部分公司还推出情人节专属理财产品。
以渝农商理财推出的“长长久久特别款”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是一款固定收益类的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1元,业绩比较基准为5.20%,产品期限为999天。据介绍,该产品主要投资资产为债券、非标资产、资管及公募基金等。为凸显净值的平稳表现,该产品还在宣传中强调“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各家理财公司在情人节期间主打的理财产品侧重点并不相同。例如,光大理财、平安理财、招银理财等公司主推为强调“增值”的混合类产品,而工银理财、华夏理财、兴银理财等多推强调“稳固”的封闭型固收产品。
金融机构借势国庆、春节、妇女节等节庆进行营销,已成为近年来资管产品销售的发力重点。
“平时我们接触不到那么多客户,利用情人节等节庆面对面进行营销,客户也乐意参加。”位于华东地区的一位广发银行理财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介绍,她所在的支行通常在情人节等节庆期间,去往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做展台营销,通过单位团办的形式,批量向客户销售理财、基金和存款产品,或是通过消费贷款切入,顺势提供存款、理财等产品,往往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她还表示,近期公募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等,销售较为火爆。
“这些重要节日或假期往往是零售销售旺季,部分银行借助节日喜庆热闹氛围,推出一些理财产品,以拓展业务和获客;同时也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银行销售理财产品优势比较明显。同时,他也提醒投资者,购买理财时除了关注参考收益外,还需要选择与自身风险和流动性偏好相匹配的产品。
收益企稳预期增强,储蓄资金有望回流理财
去年11月中旬以来,伴随债市波动带来的“破净潮”和“赎回潮”,银行理财再次遭遇较大幅度的波动。在银行理财销售端,理财遭遇不小冲击,固收类、混合类产品大规模赎回后,加之存款利率大幅下降,银行客户资金较大规模地流入了现金管理类产品或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储蓄端。
2月13日,中信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17.84万亿元,较2021年大幅上升80.2%。该研报指出,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地产的溢出和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其中,在2022年底银行理财赎回潮过程中,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恐慌性回归储蓄。
“银行理财的风险还是稳中偏低,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稳健收益的来源。但因为市场原因,市场对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反应比较大,主要是因为2022年是全面净值化转型元年,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净值化波动需要有一个从认识、接受到习惯的时间。”周茂华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不过,伴随近期债市回暖,理财市场一些积极信号也开始出现。继春节假期结束第一周理财资金在资产端首度转为对信用债、利率债等债券的净买入后,第二周理财资金继续维持更大规模对债券的增持。
中信证券研报预计,展望2023年,银行理财仍将会是储蓄最重要的流向。现阶段各类银行理财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偏好的居民需求,在恐慌情绪逐渐消散后居民有望增大理财资产的配置;破净率和信用利差数据显示赎回潮对理财的影响正有序收束,去年末银行理财赎回的资金也有望重新回归。
同时,中信证券研报还指出,在下半年时银行理财会迎来季节性的冲量行情,同时前期大量破净产品也将在年中之前全面兑付,届时各类新产品轻装上阵也有望吸纳更多储蓄资金流入。“今年下半年理财规模或将恢复至29万亿以上,并助推债市在下半年走强。”上述研报称。
周茂华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国内经济稳步复苏,短期干扰因素减弱,市场情绪逐步回稳,机构加快完善产品设计等,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有望明显降低。净值亏损的理财产品占比会明显下降。同时,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有望逐步增强。”
校对: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