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实习生赵嘉璐 上海报道

成立六年的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氢科技”),已经发展成为行业内瞩目的独角兽。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在完成45亿元的B轮融资后,国氢科技的估值一举达到了130亿元。在2023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上,国氢科技展示出了其多款燃料电池产品。并且,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该公司亦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

国氢科技水冷型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摄

然而,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假冒国家电投所属公司进而开展绿氢项目,颇受关注。对此,国家电投发布声明已报案、举报。

“这些都是氢能行业发展大势中的‘小浪花’。”国氢科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王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这一事件体现了当前氢能赛道足够火热,有足够大的成长性;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出资本及市场对于“国家电投”品牌的信任度,从而被“李鬼”碰瓷。

作为氢能行业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国氢科技自成立之初即定位为国家电投实施氢能产品线战略的主体。不过,高景气度的氢能赛道依然还面临技术门槛高、产业链尚不成熟等现状。对此,王勐介绍,目前,国氢科技采用的是“一拖二”的策略,即以一套自主基础材料技术体系作为依托,重点布局燃料电池和PEM制氢两大产品线,形成了“氢腾”燃料电池和“氢涌”PEM制氢装备两大产品系列。

“从上游的材料研发到产品开发,再到下游的示范应用,我们完全打通了这条线。”王勐补充道,在氢燃料电池、PEM制氢领域,对国家梳理的八个卡脖子关键部件,国氢科技均实现了自主化。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目前氢能行业估值最高的企业之一,国氢科技目标明确也具备实力,旨在下好这盘大棋。

诚然,氢能产业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如何实现更好的降本、推动商业化进程依然是行业命题。

“过去我们是以化工视角在看待氢能的,但现在我们要用能源视角去建构它。”王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视角切换伴随着行业发展将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当前,氢能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前期。”

2022年,搭载国氢科技自主“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客车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承担了接驳任务。此后,国氢科技积极开拓终端市场,将自主化燃料电池产品运用到物流、环卫等诸多交通场景。在规模化推广的过程中,国氢科技发现,“加氢难”、“加氢贵”等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下游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王勐指出,“对于实现氢能交通大规模推广,政策补贴的及时性也十分重要。”此外,在储运环节尚未打通的情况下,进行氢能交通推广示范,可以考虑向上游溯源,就近开展氢能转化,在氢源附近开发客运、物流等多场景应用。

B轮融资之后,国氢科技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IPO上市。

“今年我们计划会进行股份制改造,这将是对外释放的一个明确信号。”王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预计2025年左右,国氢科技将实现IPO上市目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