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芒种至,仲夏时田野绿意盎然。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鸣鹫镇猛拉村田地里,一个个“白灯笼”夜蛾诱捕器插田间,守护着田间。
“现在释放的是夜蛾黑卵蜂,它是夜蛾类的害虫天敌,尤其是对喜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明显,我们通过释放夜蛾黑卵蜂达到‘以虫治虫’,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6月15日,在猛拉村夜蛾黑卵蜂烟田释放现场,鸣鹫烟叶工作站技术员刘超详细地向在场烟农介绍夜蛾黑卵蜂的生物防治技术原理,并亲自示范夜蛾黑卵蜂的田间释放方法和释放时对于杀虫剂的使用禁忌等相关技术要求。
6月19日,距离鸣鹫镇34多公里外的蒙自市冷泉镇季马租村的柑橘种植园,果农陆国平正忙着穿梭于绿油油刚结出又青又小柑橘的橘树间,每隔一定距离,将一个小小的黄色纸盒挂在树枝上。陆国平介绍说小纸盒装的是蚜茧蜂未孵化的寄生蜂卵,一般正常情况下3天左右便羽化为蚜茧蜂,飞出找寻果蚜寄生,将卵产于蚜虫体内,随后羽化为成虫后“破蚜而出”,如此循环。“这些小纸盒是免费提供给我们的,有了这些小蜂地里的蚜虫、青虫都少了很多,这绿色防控技术好,省时省工又省钱帮我们大忙。”陆国平自用上了生物防治技术,自己算了笔账,使用蚜茧蜂防治蚜虫后果园每亩要少用近200元的农药。
今年,蒙自市烟草专卖局在全面推广蚜茧蜂应用的基础上,以核心烟区为主,推进实施“四虫一剂”生物防治新技术,而“四虫一剂”指的是夜蛾黑卵蜂、捕食螨、叉角厉蝽、蚜茧蜂和内源抗病毒制剂等生物防治应用技术,构建了“四虫一剂、以虫治虫、免疫诱抗、绿色生态”立体防控技术体系,扎实布下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防控网,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而这些立体防控新技术的应用,只是蒙自市烟区推进“四虫一剂”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蒙自市烟草专卖局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控源头、增抗性、减病害、除虫害”技术思路,积极实施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重大专项落地,全面构建资源利用节约高效、生产过程绿色环保、能源消耗低碳安全的发展体系,建设高标准绿色示范区,全力推进绿色防控大农业应用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绿色防控有效控制病虫害。
今年,蒙自市推广应用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覆盖大农业达11.25万余亩,其中大春作物10.75万亩、小春作物0.5万亩,烟蚜茧蜂僵蚜产品推广3.75万亩,累计放蜂约5680万余头;田间释放夜蛾黑卵蜂、捕食螨、叉角厉蝽“三虫”0.25万亩,累计放蜂约351万余头,田间插放绿色防控夜蛾类性诱捕器3.2万亩;年均回收地膜和包装废弃物26.29吨左右,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李姝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