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生堂在抗病毒领域迎来又一重要进展。公告显示,广生堂创新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广谱抗新冠口服小分子创新药泰中定(泰阿特韦GST-HG171片联合利托那韦片)II/III 期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揭盲,达到全部预设的主要疗效终点。这意味着,创新药泰中定达到了注册申报的临床要求,经国家药品审评部门审批通过后即可上市。作为国内抗病毒及肝脏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广生堂的“仿转创”战略迎来重要里程碑。

重磅产品即将上市,竞逐千亿蓝海市场

据了解,“泰中定”为广生堂在研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一类创新药,根据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总结报告,泰中定具有优越的抗新冠病毒疗效,新冠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明显优于阳性对照Paxlovid及安慰剂对照,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达到试验预期目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广生堂泰中定II/III期临床近期完成全部受试者临床观察,揭盲结果显示临床研究已达到全部预设的主要疗效终点,并且单次服药量仅为150mg(一天两次),有望成为同类产品中每日用药剂量更低、疗效更佳的抗新冠病毒药物。泰中定片更低的药物服用量一方面有望在保证病毒抑制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使药物在后续上市销售时更具成本优势。

如今,新冠大流行虽然已经迎来转折,但仍需对其采取长期的公共卫生行动。业内人士认为,及时为轻度至中度症状的新冠患者提供处方口服抗病毒药物十分重要。作为高危人群,老年人更是亟需具有剂量较低、可单药使用、副作用小等特点的新药。另外,使用口服药与一般治疗的医疗成本相比,可以减少再次就诊、减少计划外的住院,以及缩短住院服务时间,以此节省医疗成本。

方正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如果按照WHO推荐各国储备的抗病毒药物需覆盖全国人口的20%来计,预计我国新冠小分子药物市场空间超260亿元。国联证券认为,除满足治疗需求外,新冠药还可具备预防功能,且预防的需求远高于治疗需求。按照历史经验估计每年有症状患者有1亿,小分子新冠药治疗的全球市场规模为每年400亿美元;小分子新冠药预防市场规模为治疗的2倍以上,潜在市场规模在千亿美元级别。

医药股成价值洼地,创新药战略即将进入收获期

自2021年年中以来,医药股受到多种利空的影响,整体板块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目前,中证医疗指数估值创出了历史最低水平位。

但站在长期发展角度,医药行业前景毋庸置疑。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据了解,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有2.5亿,10年之后就会达到大约5亿以上。因此,刚性的需求对于医药板块是具有很强支撑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药仍然是药品领域最有潜力的赛道之一,创新药企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约9,470亿元,占医药市场总体的59.5%,2030年预计增长至20,584亿元。机构投资者认为,创新药基本面出现边际转好,真正具备临床价值和进度领先的产品有望强化市场优势。市场资金对风险和潜在收益都较高的创新药资产偏好将增强。随着市场端流动性回归,公司投资价值将显现。

广生堂自2015年上市以来,就明确向创新药企转型,陆续启动多个肝病、抗病毒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多年来,广生堂连续加码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747.18万元、6,898.95万元和18,546.2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2.88%、18.62%和48.08%。截至目前,广生堂已陆续在抗新型冠状病毒、实体肿瘤、临床治愈乙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等领域立项研发六个创新药,且均已获批临床,既有完成临床III期的抗新冠药物GST-HG171,也有进入临床II期的乙肝治疗新药GST-HG141,管线形成长短期梯队式布局。

不难预料,随着一系列创新药陆续迎来进展,广生堂有望在一众“仿转创”的传统企业中脱颖而出。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