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网财经3月6日讯(记者 畅帅帅)硬核科技的大面积创新是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
2023年全国两会3月4日至13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创业失败者未必不是人才,只是时机未到、条件未成熟。建议有效发挥创业失败者的正向作用。
(受访者供图)
金李认为,近年来,创业创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还远未形成。“十个创业九个死”,但这未必是创新创业的结局,而只是漫长创业征程中的一步。成功的创业者基本上都经历过无数次惨痛教训,每一次创业的失败为下一次创业的成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只有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人和团队,方能锐变成伟大的企业家,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推动科技事业进步。
因此,金李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为失败者提供再创业的资源。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把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激情以及再创业潜力的失败者纳入创新创业人才资源库。国家可以率先为他们匹配再创业所需的资金、信息、政策、技术等资源,以及低成本的专业援助、顾问和指导服务。创投机构则可以回收失败者的资产、包括实物和知识产权,使失败者降低损失。失败者可以再创业,也可以进入其他团队担任重要成员,或者加入一些创业顾问团,充分发挥其经验价值。
二是知识界要充分吸收失败案例的价值。院校、智库和媒体要对创业失败案例深入研究分析,找出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和症结所在,抽象出普遍性问题,并且对制约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制度政策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广大高校的商学院应多聚焦失败案例,产生更具实用价值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甚至可以让创业失败者担任讲师和导师。
三是引导全社会正视创业失败。通过舆论引导,营造崇尚科技、拥抱科创、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失败者也是英雄,他们以身试错,为无数投身创业的志士提供了血与泪的教训,从而帮助他人降低失败风险,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从某种程度上说,失败者的经历也促进了他们的人力资本增值。政府和社会要因势利导,降低创业失败成本,更要让失败者受到尊重,促使有抱负的勇者一往无前地推进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