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是2023年两会的热词,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引发了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资料图片)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在塑造股市投资新生态,对市场参与各方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监管部门必须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加大发行上市全链条各环节监管力度,中介机构应履行好“看门人”职责,把好“入口关”,投资者也需转变观念,培育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放管结合的监管转型

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更重要的是充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涉及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伴随全面注册制落地,资本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及其行为将更加复杂多元,资本市场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也将随之增多,必然对监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注册制重塑了适应改革需求的上市监管理念,包括以‘到位不越位’为原则把好入口关;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主线强化持续监管;以‘退得下、退得稳’为目标畅通出口。”贾文勤指出,深化监管转型就是要进一步打破惯性思维,调整监管理念,完善工作方法,优化队伍建设,扎实落实全面注册制下加大全过程监管力度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适应改革需要。

在全面注册制改革推进的同时,还需要继续推进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需要持续完善基础制度,在上市环节,可进一步完善上市标准,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在交易环节,应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稳步推动投资者结构转变;在退市环节,需完善退市配套措施和相应的转板机制,畅通企业退市的后续融资通道。此外,需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保障举措,畅通多元化维权通道,大幅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行政处罚委一级巡视员罗卫也认为,提高违法成本,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依法严惩,是建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市场的重要前提。证监会将通过不断完善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刑事追责之间的衔接机制,形成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和刑事责任的立体追责合力。

市场各方归位尽责更显重要

在监管转型的同时,全面注册制下市场生态的重塑,更加强调发行人、中介机构的各司其责。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全面注册制下投行的责任意识以及风险意识都将大幅提升,中介机构应积极按照相关制度规则要求,把好入口关、当好“看门人”,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好服务。

“同时,对投行估值定价、价值发现、综合服务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投行需要具备产业研究背景,包括对公司的发展路径、科技含量、创新能力等作出价值判断,还需要对企业上市后进行持续督导,跟投制度下投行自身也要承担风险损失。”杨成长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信永中和集团执行总裁宋朝学指出,全面注册制环境下,对审计项目的要求从“全面核查验证”调整为“审慎核查”,厘清了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边界,形成各司其职的机制,发挥各中介机构专业优势。

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看,宋朝学认为,应严格执行最新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就项目执行层面而言,要确保落实项目质量管理准则的规定,督导项目负责合伙人切实负起责任,以专业方式深度参与业务,恪守职业道德要求,保质保量实施审计。应有效落实风险审计基本理念和审计逻辑,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业,有效实施审计程序,以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恰当发表审计意见,提升对具体项目和具体情况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在资产评估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建议,充分发挥资深评估师对价值信息审核把关作用,严把资本市场价值信息“入口关”,支持资产评估在增强财务信息客观性、准确性、有效性上发挥“关键少数”专业作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挖掘和释放资产评估专业估值定价作用空间,支持资产评估机构创新开发多元化、前瞻性价值信息产品,丰富并提质资本市场信息供给。

倡导价值投资理念

市场普遍认为,全面注册制将推动价值投资成为主流投资理念,改变投资者炒小、炒差、炒新的习惯。

杨成长表示,注册制推向全市场后,投资者观察市场的面要拓展,不同板上市的企业不同,交易的风格不同,定价也不尽相同,注册制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和投资者,投资者必须要对公司价格有判断能力,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好中介专业机构,树立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切勿跟风炒作。

“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注册制登陆A股市场,投资者可选择的标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资源将加快向优质公司群体聚集,那些业绩不佳的公司估值将回归理性。”全国人大代表、铜冠铜箔董事长丁士启表示,试点注册制以来,“新股不败”的神话已经被打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