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是光伏行业快速成长的两年,市场出现了“拥硅为王”的现象,供需紧张导致硅料价格持续上涨至近十年新高。为了熨平成本,中下游纷纷向上布局,光伏一体化成了行业趋势。
(资料图片)
然而,成也硅料败也硅料,去年供需错配,上游硅料出现大幅涨价,头部硅料企业处于大幅扩产周期,2023年多晶硅产能较2022年增长近一倍,需求不足的趋势在今年已被打破,硅料价格持续下跌。此时,进行光伏一体化布局的企业走到了何种程度?在上游成本爆降的情况下,一体化布局还有必要吗?
硅料价格跌破100元/KG
当前,硅料价格不断迫近全成本水平,并且不断靠近盈利平衡位置。
6月9日,SMM报价显示,多晶硅复投料均价93.5元/kg,周环比下跌22.08%;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88.5元/kg,周环比下跌24.03%;多晶硅菜花料均价83.5元/kg,周环比下跌25.11%;颗粒硅均价78.5元/kg,周环比下跌25.24%;多晶硅 N型料均价94.5元/kg,周环比下跌25.24%。硅料价格已跌破百元大关。
过去几年,硅料价格暴涨源于供需错配,如今断崖式暴跌也是供需失衡问题。
需求方面,由于硅片价格持续下行,多数企业转变签单模式减少安全库存,使得硅料需求大幅减少。供给方面,产能扩张集中在三季度,东立、晶诺、宝丰、上机等企业将陆续投产,产能爬坡周期内多数企业面临亏损风险,部分企业或将选择延迟投产。
因此,上下游博弈加剧,使得近期出货情况不乐观,企业库存累加使得降价甩库存的情况普遍发生。悲观预期下,企业抛售库存加速硅料价格下行。
往后看,硅业分会预计,6月硅料产量在12.5万吨左右,短期内硅料供过于求的趋势暂无改善。集邦新能源网表示,硅料供给持续增加叠加市场需求减弱,供过于求态势加剧,整体价格仍有继续走跌趋势。
在这一轮硅料“价格战”中,具有先进产能的龙头企业的利润将被大幅压缩;而大部分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将面临被淘汰,甚至许多新建产能会被迫停滞,行业洗牌风险加剧。
硅料降价或冲击一体化企业
从宏观角度看对硅料转跌是好事,这对整个光伏产业链良性、健康持续发展是好事,通过价格在产业链间持续传导,会大大促进新增光伏电站需求提升,提高中下游环节的盈利水平,改变当前利润上游统吃的现状。
不过,对于正在向硅料端布局的中下游企业而言,冲击是难以避免的。
对于上游硅料公司,如若是已经正式进入量产阶段,那么硅料降价只不过是暴利时代正式结束,转而进入盈利平均化而已。即使从此前25万元/吨降价至当前的10万元/吨,对硅料厂而言仍然处于正常利润区间。
但对于向上布局硅料又尚未投产的一体化公司,必然会经历阵痛。
事实上,“一体化提升盈利能力”这一说法过于片面,“硅料降价为中下游释放利润空间”有其逻辑存在,但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也是由于市场对于一体化的观点有不同意见。
对于布局硅片、电池、组件等中下游的(伪)一体化企业,即使自家产品也会有价格传导,但确实会受益于硅料降价;但对于布局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全产业的(真)一体化企业,价格传导机制会更复杂。
硅料环节具有重资产、建设周期长以及周期属性。硅料出现快速下跌时,长链条一体化的公司会遭受更大的冲击,对比高周转率专业化公司,一体化公司会面临更多的存货跌价损失,在一段时期内对公司业绩和股价冲击更大。
因此,如果处在硅料上涨周期,从购入硅料到销售组件,产业链环节越长,一体化厂商存货升值溢价的空间就越大;但是在价格下行周期,产业链越长,购入硅料后,一体化厂商需要承受的存货贬值时间或其他不确定风险也会越大。这也是2022年四季度以来,一体化厂商劣势暴露较为明显的原因。
整体而言,此轮硅料降价,受益的只是“伪”一体化企业(硅片-电池-组件),而非一体化的新进入者。
光伏一体化布局是双刃剑
事实上,光伏一体化布局一直都是双刃剑,吹捧一体化模式并将之视为绝对竞争力的观点有失偏颇。即使是在光伏产业链内,布局一体化的公司也多是出于无奈。
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体化固然有好处,规模效应、品质管控和追溯性强,同时,通过优化各环节产能布局与配比,来提高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进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目标。
但近年来的光伏一体化热潮,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降低成本。因此,成本控制、效率若是不及头部公司,一体化只会是产能利用率低的重资产负担。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认为,一体化避免不了容错率低挑战,技术路线和工艺制程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动辄上百亿投资的结果以及市场机会错失的难以回头。“所以一体化下冷暖自知”。
据证券时报报道,多名业内人士也认为,光伏奔向一体化更多的是被行业裹挟。在一定程度上,一体化意味着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差异化特征缺失,这可能会使行业缺乏动力去推动新的技术。如果没有差异化而都是通行的同质化竞争状态,就很难出现专业化竞争的企业。
一体化趋势难以改变
时间拨回到三年前,光伏行业内有一体化光伏厂商,也有不少专业化厂商。过去三年,关于哪种布局更优的争论始终存在。但随着各家企业持续加码“一体化”,哪种布局更受认可似乎已经显而易见。
从当前形势看,头部组件厂商多数已构建起了一体化的产能格局,一线硅料厂商也在向下游环节扩张,一体化风头正盛。
总的来看,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三家厂商的产业链布局围绕硅片、电池、组件三个环节,并参股上游硅料厂,通威股份主要布局硅料、电池、组件三个环节,但也有关联密切的硅片代工厂。另一家龙头天合光能及新势力厂商代表弘元绿能则布局了硅料到组件的四个主要环节。
但是,既然一体化布局对于行业创新发展存在影响,为何不能重回专业化布局,打造差异化竞争格局?
事实上,就在上月底,多位光伏厂商负责人都发声要建设新的行业生态,但当一体化成为绝对主流,改变并不容易。在行业快速增长的阶段,一体化会变成非常主流的选择,短期内,行业格局从一体化再转回专业化不太可能,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调整有赖于行业生态的变化。
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的苗头下,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认为,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光伏行业制造商将退出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在一体化持续内卷、差异化缺乏优势的情况下,品牌与规模将成为光伏竞争的本质。因此,二三线企业或首先受到伤害,能否在洗牌过程中活下来是存疑的,而持续扩张、保证规模效应则是龙头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