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来源:金融界
作者:子宽
11月25日,央行宣布决定将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这是11月23日国常会“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表述的落地。
此次降准或基于三点考量
央行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谈及此次降准的目的表示,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
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广发宏观也认为,此次降准或基于三点考量:
稳住经济大盘的需要,四季度以来经济负面冲击仍有叠加特征,10月出口回落至2020年中以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11月疫情多点散发;
稳定年末流动性环境的需要,即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指出的为“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配合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地和“十六条”等金融政策要求,为金融支持房地产纾困、支持市场主体提供进一步支持。
为何是0.25个百分点?
0.25%的降准幅度并不算大,甚至略低于市场平均预期,广发宏观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狭义流动性虽然有所收敛,但DR007中枢仍低于政策利率20-30BP,银行扩表的流动性约束并不算紧,这一点是降准幅度不需要太大的核心原因;
国常会的表述是“适度”,央行也强调“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
此次降准前,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1%,已经属于偏低位置,央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
信达证券宏观团队也指出,
国常会对于稳经济的定调明确,意味着政策需有一定力度。
全国性金融机构是落实新一轮金融支持实体政策的主力,定向降准难以形成有效支持。
0.25个百分点符合国常会所提的“适度”之意。本次降准背后主要有几点考量,包括疫情多点反弹,政策发力以巩固经济回升向上的基础,进一步为宽信用创造宽货币条件等。
降准之后,央行还会有哪些操作?
降准之后,央行还会有哪些操作?信达宏观指出,短期内央行再降MLF利率的概率较小。一是美联储加息仍在继续,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尚未消除。二是必要性不足,稳汇率或稳地产不再是“二选一”。
信达宏观认为,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可通过拓宽房贷利率下限、再贷款工具提供优惠利率、下调LPR等方式实现。未来1年期、5年期LPR均有下调空间,首先是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和利率约束进一步缓解,其次是政策导向上看,长、短期LPR均有下调空间。
广发宏观也指出,11月22日国常会同时指出“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存量贷款定价是LPR+点差,每年年初会重定价,通常点差不变,存量贷款利率主要跟着LPR的变化而变化。
此次国常会要求“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有特定主体,可以考虑定向调整普惠小微存量贷款的点差,也可以选择降低LPR,具体是哪一种目前尚不可知,但后续想象空间已经打开。
招商宏观指出,由于今年以来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降幅较大,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下降明显,其净息差已降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在这种情况下,后续引导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则变成了央行需要为商业银行降低成本。
本次降准的实施,意味着央行开始着手帮助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叠加结构性工具投放的帮助,预计近期LPR利率将会下调,最快见于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