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锋宣布携手赛力斯打造的固态纯电SUV将于今年上市,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可期。固态电池在安全性、重量、尺寸、能量密度、应用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均远优于锂离子电池,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快相关布局,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路线。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渗透率从30%向80%水平迈进、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美国等海外地区推进,除了降本之外,提升续航里程至关重要,安全性、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摇椅电池体系中的理想方案。建议围绕两大细分领域挖掘投资机会: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体系目前主要分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种技术,建议关注目前进展相对较快的氧化物体系。第二,材料。未来可以通过将固态电池负极换成锂,正极换成高能量材料来达到降本目的。
事件驱动 半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装车
(相关资料图)
2月7日,赣锋锂业宣布,控股子公司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赣锋锂电”)在固态电池领域获得新突破,搭载赣锋锂电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SUV赛力斯SERES-5计划于2023年3月开始交付。赛力斯官方表示,该款新车搭载的90kWh半固态电池最大续航里程(WLTP)为530km。赣锋锂业的“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和日产、宝马的全固态电池有着不小区别,其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也即是“半固态电池”,被业内认为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过渡技术。
固态电池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优势明显。固态电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温、无腐蚀、不挥发的特性,在安全性、重量、尺寸、能量密度、应用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均远优于锂离子电池。就续航时间而言,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上限区间为300-350Wh/kg,而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则有望达到500Wh/kg,续航里程有望翻倍。
就安全性而言,固态电池里没有液体电解质,而是采用全固态成分,不具备易燃易挥发的问题,更稳定,可以有效避免许多安全隐患。就便携性而言,由于不需要电解液和隔膜,固态电池相比锂电池厚度更小,固态电解质和固态材料的应用,也会使得整个电池重量有明显减轻。因此,固态电池体积更小,轻便易携。就使用寿命而言,液体电解质在低温下容易黏稠,影响离子传导,导致目前的电动车冬天性能就比较差,而固态电解质低温和高温性能都比较优秀,这也意味着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回收周期大大拉长。
近日有消息称,日产欧洲研发高级副总裁DavidMoss表示,日产将在2025年制造第一批无液体、成本较低的固态电池,意图处于 “同行业领先地位”,并计划于2028年生产一款由固态电池驱动的全新电动汽车。
此外,DavidMoss还表示,日产正在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发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技术,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推出下一代电池,然后在2028年推出无钴电池,这将使成本降低多达65%。
行业前景 固态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在多维度均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观研天下测算,中国固态电池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29亿元,2030年突破200亿元,预计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01%。在出货量方面,国内出货量有望在2025年达24GWh,2030年突破250GWh,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4.66%。
对比全球发展情况,我国市场巨大,据SNEresearch测算,到2025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约占全球总规模的50%。目前固态电池处于渗透率“0-1的”阶段,预计未来替代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早在十年前已着手布局固态电池产业。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征求意见稿),其中再次明确提出了加强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的要求,“到2030年,我国液态电解质将演变为固态电解质”。目前国内多家电池企业固态电池技术领先,部分企业已进入固态锂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中试阶段,2025年前可能实现固态电池量产。预计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军固态电池领域,叠加政策持续加码,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目前来看,日本较早进行固态电池研究布局,全球范围内日本企业的固态电池技术较为领先;韩国技术领先的三大电池企业也选择联合研发固态电池。日韩无论是电池企业还是车企,在保有独立研发团队的基础上,在固态电池的研发方面大多采用“抱团取暖”方式。而欧美各大车企多数选择投资固态电池初创企业;车企通过收购、投资在固态电池领域中美国高校衍生的初创企业如SolidPower、SolidEner-gySystems、IonicMaterials、QuantumScape等以获得技术储备。
光大证券表示,出于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的追求,各国企业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加注研发固态电池。但全固态电池还有离子电导率低导致性能变差、成本高昂等缺点有待解决,而半固态电池由于高安全性、长寿命与良好的经济性,成为液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产品。2022-2023年会有一批领先的半固态电池企业逐渐发布车规级电池,2022年蔚来发布ET7、东风发布E70、岚图发布追风等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预计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转折点会在2024-2025年,2030年全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化应用。固态电池将优先从高端应用市场开始商业化,例如无人机、医用等领域,逐步向动力及消费电池领域扩展。
投资思路 围绕两大细分领域寻找机会
光大证券指出,半固态路线对于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更迭小,被视作全固态的过渡路线。卫蓝、清陶等一级市场固态电池企业和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动力企业路线选择有差异,预计2023年陆续看到车端应用。半固态电池增加了固态电解质涂层、原位固态化锂盐等材料,建议关注例如锂镧锆氧(LLZO)、磷酸钛铝锂(LATP)、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新型锂盐等增量材料供应链及其供应商。
对于具体投资标的,光大证券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当升科技、华盛锂电、上海洗霸、东方锆业、三祥新材、瑞泰新材等。
华福证券认为,新能源车渗透率从30%向80%水平迈进、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美国等海外地区推进,除了降本之外,提升续航里程至关重要,安全性、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摇椅电池体系中的理想方案。国内在固态电池领域研究、产业化方向包括半固态、氧化物全固态、硫化物全固态等多路线,其中半固态方案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应用,关键在于解决正负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界面接触的导电性问题,部分材料企业推出电极材料+电解质包覆方案。电解质、固态电解质膜等主材与现有体系相比变化较大,建议持续关注跟踪。
此外,华福证券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材料方面,关注当升科技、新宙邦、山东章鼓、贝特瑞、上海洗霸等;金属方面关注东方锆业、三祥新材等。
目前来看,市场交易热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固态电池产业链细分领域。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体系目前主要分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种技术,建议关注目前进展相对较快的氧化物体系。第二,材料。未来可以通过将固态电池负极换成锂,正极换成高能量材料来达到降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