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Web3竞争格局

国家政策对 Web3产业的支持

Web3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席卷之势。互联网产业领军国家积极推动Web3,意图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以美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行业和资本市场活跃度上的领先优势,领全球 Web3 发展。


(相关资料图)

在技术产业方面,美国产生美国产生了超过一半以上的 Web3 项目,政府对区块链的研发和政策支持已延伸到数字交易系统、海关贸易、运输管理、边境保护、网络安全保护等多个领域。新加坡被媒体誉为“全球 Web3 创业工厂”,在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吸引大量技术人才和投资者到新加坡发展。

在金融监管方面,美国和新加坡对区块链呈现积极态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Commission,SEC)承担加密货币相关监管职责,各州颁布法案加快区块链应用研究力度,并寻求主导区块链标准研制,积极抢占 Web3领域制高点。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以区块链、元宇宙和 Web3 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专门发放加密货币许可牌照,并提供“监管沙盒”政策,允许在新加坡进行金融创新试验。(新加坡在Web3领域是香港的强力竞争者)

欧洲国家正在积极改变过去互联网发展中“小国”众多、难以形成共识的局面,寻求区域联合、协同发展的路径。欧洲于2020年开始建设区块链基础服务设施(EBSI),已获得 30 个欧洲国家支持,在欧洲范围内开发跨境区块链服务。2022 年欧洲数字计划继续推进关于 EBSI 服务创新、区块链标准和数字身份的三个区块链计划,持续推动 Web3 技术支撑。

日本政府作为最早颁发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的国家也对Web3展现出浓厚兴趣,有机会在游戏、动漫、动画等与日本文化密切相关的领域发展全球业务。2022 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众议院发表声明,表示随着 Web3 时代的到来,整合了元宇宙和 NFT 等新的数字服务将为日本带来经济增长,并批准了《2022年经济财政运营和改革的基本方针》,该政策提出日本将努力为实现去中心化的数字社会进行必要的环境改善。

互联网标准组织对Web3产业的引领

网络领域组织主导数字身份等核心标准,持续保持行业影响力。万维网联盟(W3C)是Web技术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技术标准机构。在Web3方面W3C主要聚焦数字身份 DID、可验证凭证VC等核心标准研制工作以持续保持行业影响力。

工程领域机构聚焦Web3配套实现等标准,试图抓住产业新机遇。互联网不仅仅是 TCP/IP 技术,而基于 TCP/IP 协议构建的因特网成为了最主要的互联网实践,Web3 也不仅仅是区块链技术,但基于区块链构建的数字身份和数字资产很可能成为最主要的 Web3实践。

开源社区等新国际化平台探索Web3场景应用,已形成事实性标准。2021年Web3开发人数和活跃度均达到历史之最,新增 34391名Web3 开发者,月均活跃达到18416名(占比 53.5%),对全球 Web3产业发展贡献巨大。大多数Web3项目已逐步形成开源社区治理机制,可通过提案投票等形式推行改进方案,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互联网大厂在Web3产业的探索

互联网龙头企业提前布局 Web3,抢占平台设施先机。

以传统互联网技术服务巨头为代表的谷歌和亚马逊,正在积极布局成为 Web3基础设施和区块链技术服务商。亚马逊的 AWS 服务目前是 Web3 应用最为常见的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全球化的基础设施、强大的网络算力、云中数据湖仓、AI/ML工具等产品和服务,亚马逊为Web3开发者提供可满足新一代互联网业务所需的超低延迟、虚实结合、去中心化的 IT 架构等解决方案。

中小型初创公司转型进入 Web3,探索产品应用场景。

一方面,以提高数字资产流动性为目的形成多家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总市值高达数千亿美元。另一方面,得益于 NFT 市场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围绕“DID+NFT+DAO+行业”的组合应用模式和服务平台。

跨行业组织机构积极参与 Web3,寻找新型产业机会。

一方面,数字藏品业务在国内持续火热,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区块链和数字藏品平台,并联合文化创意领域发行方,发行多种多样的数字藏品。随着市场泡沫不断被挤出,数字藏品逐渐 “脱虚向实”,创作者经济、数字商品凭证均有着广阔前景。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开启元宇宙布局,Meta正积极研发区块链、NFT、加密货币支付、社交化金融SocialFi,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元宇宙。

国内Web3发展情况

我国正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 Web3 发展路线,力求在趋势和风险中取得平衡。(发展落后与互联网产业大国,世界是否会产生2个孤立的互联网体系,不未可知。)

从 2020 年开始,我国不仅将区块链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统筹布局,还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各领域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各部委以及多省市、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持续加大区块链政策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形成 Web3 应用。(处于政策文件阶段,国内互联网尚未形成Web3技术创新的产品平台,“人民币数字化”算是政府主导项目)

重要推进项目

总结,国内Web3发展,一直处于观察、追随及模仿互联网产业大国的发展方向。国内政策逐步发挥指导作用,国内互联网大厂在Web3领域创新力不足,我相因为市场的庞大,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会产生“杀手级”的Web3综合应用平台。

香港Web政策及发展规划

政策持续出台

香港将数字证券与数字货币分别纳入证券、货币等既有监管框架进行分类监管。香港证监会承担数字证券、相关衍生品发行及交易的主要监管职责,未来将由香港财库局负责监管数字货币及其他数字资产。香港证监会沿用了既有的10类金融牌照,对数字资产交易所采取牌照管理机制,目前已发出两张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在香港,拟从事虚拟资产交易的服务商需要申请香港证监会的第1、7号牌照,分别是第一类证券交易业务牌照和第七类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牌照。

2022年10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今日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阐明政府为在香港发展具活力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而订定的政策立场和方针。同时推出试验计划,包括 2022 年香港金融科技周发行非同质化Token(NFT)、绿色债券 Token 化及数字港元。

香港期待Web3弯道超车

香港之于科技产业的二十余年,是不断错过的二十余年

1997年9月,香港八达通卡的推出,迅速成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电子支付系统,也成为了这座城市培育创新科技能力的象征。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香港先大陆一步推出了一款语音IM应用Talkbox,最终却完全被微所超越;在更近的人工智能时代,著名 AI 独角兽商汤科技原本就由汤晓鸥带领的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团队成立,但后来商汤却选择了扎根上海。

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迟缓

起初将其归咎于 2000 年左右「硅港计划」的失败。1998年10月,当时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其上任后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科技兴港,要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但这一项目却迟迟没能推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批地上话语权很低,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当时美国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向香港的出口等。但这些理由显然不足以解释后来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及 AI 崛起的热潮中,有很多企业都是从2010年左右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后来者。而在这些科技领域的失败,主要还是源于香港的人力成本高、科技领域缺乏资本关注,以及产业链和市场的不完善等因素。深圳无人机公司大疆(DJI)创始人汪滔,曾在第三任特首梁振英来考察询问「大疆公司会不会迁往香港」时表示「全球最好的产业链分工在深圳,最优秀的工程师在深圳,这里的创业成本很低,深圳有最好的工业化体系,DJI 是离不开的。」

香港的房地产行业、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业和旅游业,总共占据了其GDP的60%,导致资本对科技的关注度不够。如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虽然诞生于香港,但其成长起来借助的资本与市场,依靠的还是内地。

如今,数字货币、NFT、元宇宙等 Web3产业正在香港快速发展,逐渐涌现出了新一批以数字技术为首的初创企业。而去年,商汤科技也回到了香港在港交所上市,令市场惊喜。或许,香港将逐步摘下其「拥有创新能力但不具备创新土壤的标签」,在 Web3 的赛道里弯道超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