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上证指数迎来6连板,市场越来越向右侧,我们之前所说的“春季躁动”仿佛也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其实从去年开始,市场上就一直有声音,说2023年有可能会复制2019年的牛市行情。(2019年,沪深300涨幅36%,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涨幅45%。)
(资料图)
这两个年份在背景上确有相似之处
一、A股整体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
2019年之前,A股经历了一次从杀估值到杀业绩的下行趋势,这个过程在2021-2022年也出现了。
以至于现在许多热门赛道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
如果从股债性价比来看,目前A股隐含风险溢价已经到达极值位置,有可能同2018年一样,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
二、都是经济复苏之年
如果你看过我们之前发的《注意,美林时钟不好使了》,就会知道我国上一轮去杠杆是从2016年开始的,在2018年获得成效。
宏观政策也从宽货币走向宽用,社融和通胀逐步上升。
今年才刚刚开始,但防疫政策转向叠加不断出台的促经济的政策,2023年成为经济转折之年的机会很大,不少声音都把全年增速预期放在5%以上。
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年份。
疫情的反复、西方世界的衰退预期都给2023年的复苏也蒙上一层不那么确定的色彩。
况且大疫三年,最重要、领导们最想推动的消费,也是广大群众最战战兢兢、踌躇不前的。
所以相比单纯让大家保持乐观,不如复盘一下2019年的市场特征和容易出现的误判。
一方面做一个大致参考;
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行情出现的原因,再结合今年经济、政策、海外等不同之处,灵活做出判断和调整。
先看看2019年的走势情况
可以看出,2019年的行情并不是单边上涨,而是在年后有一个较大的主升浪,随后出现回调,接着是3轮震荡行情。
2019年上证指数全年上涨20%,但实际上一季度就涨了35%。
现在往回看,2019年Q1的贷、社融、PMI都明显改善,Q2之后贷增速回落,大部分经济指标全年都不算强。
这个过程在今年有几率重现。
因为2022年底因疫情转向,对各项数据都有一定压制,本周将要公布的数据有可能仍然没有起色。
但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政策子弹打出来了,1月疫情峰值后社会生活逐渐恢复,经济指标有几率与2019年一样出现一个小上升期。
但复苏无疑需要时间,在反弹过后也会趋于平缓。
2019年直到年底,新的库存周期才正式启动,只是疫情的黑天鹅突现,盈利兑现的时间推后了。
如果按照这个过程,今年最初仍然是先炒预期,真正盈利兑现的上升周期还需要一定时间。
但无论如何,2019在Q1之后也没有再次跌到底部,只要在熊市时有所准备,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再说说市场风格。
2019年其实也没有太明显的主线,主要围绕经济复苏(消费、半导体、房地产建材)和政策驱动(5G、半导体、锂电池)两个大逻辑在涨。
今年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个方向也是必须要关注的。
但不同点在于,一些行业自身的状态与以往有所不同。
2019年的房地产行业仍在发力,而在经历过2022年的一系列房地产黑天鹅之后,今年这个方向是继续ICU?还是触底反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以及演绎了3年的新能源产业,各方面开始出现“内卷”,投资产能过剩,或许将会迎来一次洗牌。
同时,今年的资金偏好是否与2019年一样呢?
2019年的增量资金来自海外,外资偏好蓝筹白马,所以2019年小盘总体还是不及大盘的。
今年在西方市场存在衰退预期的情况下,外资也有不小几率青睐中国市场,但刚刚推出的、理论上高达千亿的个人养老金或许也是一个增量来源,而公募基金是偏好景气度投资的,所以资金情况也可以多关注。
等等变化不再一一列举。
再说说2019年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债市的“一波三折”。
2019开年后金融数据超预期,债市出现下跌,3月在股市受到监管情况下短暂回升,随后因贷及PMI数据超预期,再次出现下跌。
目前,债券在过去一段时间,因为市场预期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但目前各项数据没有真正开始上涨,所以也最好不要对债市放松警惕。
当然复苏与通胀经常会同时出现,等到下半年,如果央行出现政策转向,也不要反应太慢了。
然后是过于保守或频繁操作。
2019年Q1之后,盈利预期没有马上兑现,股市也出现一波急跌。
今年的复苏一定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今年春季真的出现大行情,那么有必要及时关注市场情绪,适时落袋为安;
如果真的再次出现大涨大跌,最好谨慎把握加仓节奏。
(免责声明本文为麻利二铺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