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讯(记者 史思同)近日,长沙银行发布公告称,其股东新华联建设持有的约1.39亿股股份(占总股份3.46%)将进行网络司法拍卖。若本次拍卖完成,新华联建设所持股份将降至1.12万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03%。
(相关资料图)
据悉,曾为长沙银行第二大股东的新华联此前遭遇流动性危机,不得不频繁减持、拍卖旗下股权以自救,长沙银行备受波及。与此同时,长沙银行还不止一次因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闹上法庭,半个月前才刚披露一场涉案金额超9亿元金融贷款纠纷案,此前更是因恒大事件提起诉讼要求其提前归还近15亿元的本息。
分析人士指出,长沙银行频繁踩雷,或是其业绩压力及业务模式比较单一所致,究其根源或在于内控较为紊乱,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而此类事项对长沙银行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其品牌形象,拉低其品牌任度;另外一方面也会分散精力,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同时,难以追回的欠款无疑会导致银行贷款不良率提升,引起用减值,甚至产生系统性风险。
新华联所持3.46%股权再遭司法拍卖
1月12日,长沙银行发布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的进展公告显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法院”)将于2月13日至2月14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对股东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联建设”)持有的长沙银行139,157,122股股份进行网络司法拍卖。
截至目前,新华联建设持股数量为140,277,001股,持股比例为3.49%,若此次拍卖完成,其持股占比将降至0.03%。此外,其一致行动人新华联石油持有该行47,277,896股,持股比为1.18%,二者所持股份均已被质押且司法冻结。
对此,长沙银行称,上述股份被拍卖并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及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但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股东所持股权频繁被司法拍卖,对长沙银行来说是利空影响。
他指出,上市公司股票被司法拍卖,通常都会引起股价下跌,司法拍卖期间投资者往往会以观望或清仓为主,只有等局势清晰之后才会根据走势是否买入;另外一方面,股东所持股权频繁被司法拍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市场看空相关上市银行股权。“一般而言,这类上市银行股权大多质量不佳,对于竞拍方而言,无论价格高低或都会出现损失。”
实际上,这并不是该笔股权第一次被提出司法拍卖。早在去年11月4日,长沙银行就披露了拍卖预告称,法院将于12月5日至6日对上述1.39亿股份进行第一次网络司法拍卖。但没过多久,该次拍卖便被申请人撤回,直到如今再次拍卖。
而这中间的反复,或是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联”)与上述申请人的沟通密切相关。
新华联在公告中表示,若本次司法拍卖完成,将导致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投资收益的下降,并对未来损益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及子公司将积极与债权人、法院及相关方进行沟通,争取获得债权人谅解、达成和解,同时将积极筹措还款资金,力争妥善解决上述逾期债务事宜。
据了解,新华联最早通过新华联建设和新华联石油持有长沙银行3.42亿股股份,占长沙银行总股本的8.51%,成为长沙银行第二大股东。后遭遇流动性危机,不得不将旗下所持部分股权减持、拍卖。
巨额金融贷款难追,系统性风险提升
实际上,除受新华联波及以外,长沙银行还不止一次因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闹上法庭,就在半个月前才刚陷入一场金融借贷纠纷的诉讼中。
具体而言,2018年至2019年期间,长沙银行与金旺铋业签订了多份借款合同,截至2021年1月,后者所欠其贷款本息合计为9.10亿元。但早在2020年金旺铋业就已被郴州法院裁定破产重整,无法保障其贷款本息清偿。于是,长沙银行提起诉讼要求相关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而在此之前,去年4月份长沙银行还因恒大暴雷事件,起诉恒大贷款担保人,要求提前履行保证责任,归还全部剩余贷款本金13.998亿元、利息9312.49万元。另据报道,截至2021年末,长沙银行作为原告未执结的诉讼标的超过1000万元的诉讼案件合计90件,涉案金额合计44.05亿元。
“长沙银行之所以会频繁踩雷,究其根源或在于内控较为紊乱,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宋清辉直言,这类诉讼事项对长沙银行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其品牌形象,拉低其品牌任度;另外一方面也会分散精力,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则认为,地方银行更注重服务当地地方上的大型企业,长沙银行此类现象频出的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业绩压力导致,第二缺少有效放款对象,业务模式比较单一,而后果则可能会导致银行贷款不良率提升,引起用减值。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3.12亿元迅速增至44.23亿元,过去十年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高达1317.63%。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9.19亿元,不良贷款率1.16%,同时用减值损失56.02亿元,同比扩大13.17%。
“不良贷款余额逐年攀升,很大程度上是隐性风险的显性化,无疑会影响银行的有效经营和抗风险能力,从而可能产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继而被监管层所重点关注。”宋清辉指出。